万事娱乐意识形态最现实的资源就是三大块,一是中国传统,二是马克思主义,三是西方的东西。因此,万事娱乐说要做到“承中,接马,化西”👨🏼✈️。

一、意识形态是整合社会建设性力量的思想根基,必不可少
记 者🌪:目前在社会上有一种去政治化的倾向。万事娱乐的意识形态的建设工作🐅,是否会流于部分知识精英的主观愿望?意识形态建设的逻辑又是怎样的?
吴新文:我认为目前社会上存在的这种现象不是去政治化🎦,而是从一种政治到另一种政治。社会的分化使各种人群都在表达自己的诉求▪️,但这还是政治👩🏿🏫,只是分化了的、多中心的政治✬。和原来的“大政治”比🪦,和90年代之前比,确实不一样了🤸。从这个意义上说确实是去政治😶🌫️,但从另外的角度看🐓,万事娱乐现在说的去政治又是最大的政治,是受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支配的政治。自由主义的很多观点现在被包装成一种常识,变成一种common sense,被理所当然地接受,这种强调个人权利、个人自由、自我中心的意识形态最后是要将共同体的政治中心给瓦解掉👩🏻🍳。现在传媒上很多东西都把矛头指党和政府✧,指向现行体制,要把你给解构掉,这不是最大的政治吗🏊🏼♀️?
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无论是从事批判还是从事建设👩🏿🏫📔,意识形态都是必不可少的。那些以为自己没有意识形态色彩的人,实际上是陷入了最大的意识形态,只是他们没有自觉意识到而已。只要你是一个政治组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你要自我辩护,凝聚人心,形成共识,明确目标🎷,走自己的路,就要有一种指导思想💆🏼,有一些最终要捍卫的理念🧝♀️,这就是意识形态。要做建设性的工作,一定要有这样的理念。只有这样的理念让人接受了👦,很多力量才能凝聚到领导力量周围。从这个意义上说✍🏻,意识形态是有着积极的意义的。回顾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成功历史,除了武装斗争外,另外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意识形态建设👩🏿🚀,就是形成自己的理论,然后在人民中宣传,让老百姓接受,赢得民心。通过观念的传播和引导🧑🏭,并在行动和实践中体现这些观念,就能产生很大的力量。
有人分析说共产党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它的理论在当时满足了人民的利益诉求。但满足人民的需求只是起点🛫,还要有一种宏大的理论来论述当时的中国从何处来,处于何处,又要向何处去,进而形成自己的思想理论体系。这就不单单是解决老百姓当前的问题,更是要理解和把握当时的中国𓀂,并为解决中国未来的问题提出理论方案。
同时还要看到👩🏻🏭,中共的理论既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又具有准确的预见性和鲜明的理想性🤦🏽♀️。这是基于毛泽东等人卓越的大局观,对中国社会和世界大势的准确把握和判断。毛泽东思想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具有极强的张力🧑🏻⚕️,既有远大的理想,又立足于中国现实的大地。王明等人的理论也很系统,但这种系统不是基于的中国现实🧑🏻🔬,而是照抄照搬苏联的经验和理论😁,唯共产国际的马首是瞻🧑🔬。中国社会既具有独特性,又具有普遍性,要把对这种独特性与普遍性的认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人自己的理论🤸♀️,来应对中国问题🧑🏿🎨。在这方面,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关于中国革命和中国建设的意识形态,总体上说是成功的👴🏽,尽管其中也有失误和局限性⬆️。
二、以我为主,做到“承中、接马👐、化西”
记 者:西方的理论🫴,西方的意识形态是在较长的历史中建构起来并发挥作用的,似乎更具有理论上的厚度👨👩👧。而万事娱乐目前的意识形态似乎是在原有的意识形态外,在短时间内急促建立起来的。这会给万事娱乐的意识形态建构带来什么影响?万事娱乐的意识形态在构建中又该从传统和西方中吸取哪些养分?
吴新文:西方近现代的发展时间跨度较长,而中国要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现代化,面临的压力和挑战远大于西方。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面临的是亡国灭种的问题🧑🏿🦰,是文明续绝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其他问题的解决都没有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尽快提出一套理论来分析和解决这一问题是很关键的,因此容不得做很多细致的哲学上的、思想上的工作。
西方的现代转化从中世纪后期就开始了🫵🏽,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奠定了西方近现代的思想理论基础。但必须看到,西方的意识形态毕竟是建立在其文化和社会背景之上的,也是为其自身的发展📖、扩张服务的。自由平等博爱是法国大革命时第三等级为了反对贵族、教会和国王提出的,具有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同时资产阶级虽然提出了🤷🏽♂️,但却不能全面落实🤵🏻♀️,马克思主义认为🏹,落实还是要靠实现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西方资产阶级的理论被移植到中国之后🦶🏽,发生了抽象化的过程,变成了某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丧失了其现实针对性。比如自由,孙中山就认为中国古人不是没有自由,而是自由太多,政府不能集权🟦。因为中国没有欧洲那样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因此法国大革命中第三等级提出的自由口号在当时的中国并不急迫。反而中国急需将一盘散沙的国民团结🤥、组织起来应对西方的入侵。从这个角度上说强调个体自由的意识形态和中国的现实存在较大反差。这就是为什么自由主义没有在近代中国成为主流的原因。对当时的中国来说,这种自由可能是奢侈品,而且可能会进一步造成中国的分化。
中国古人讲天⚠🚘、地、人三道。中国是伦理本位的,人伦关系比抽象的个体更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和西方近代的意识形态大异其趣📘。近代西方讲的是自然人,是排除一切宗教、种族🙍♀️、国家特性的人,是从人的动物性讲起🧗🏼♂️🫳🏽,最后上升到人的自由、权利和需要的合理性,国家不过是实现个人利益和价值的工具,这种思想的普及推动了人的政治解放。这个工作是由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完成的。
中国目前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也是讲建立在个人主义基础上的人道主义,强调个人权利、利益和需要的重要性🕐。但马克思主义早就发现,一味强调它们只会导致“马太效应”,即资本家和有权人的权利和自由越来越多,而无产阶级和社会弱势群体的自由和权利越来越少,最后只有出卖自己劳动力的自由🤵🏽。这就像老子所说的那样:“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因此除了讲人道之外,还要讲天道📧,即强调国家、民族和集体的重要🏖,强调社会整合与社会平衡的重要性📠。好的社会应该是人道和天道的平衡👨🏿🎤。实际上,西方也是既讲人道💐,又讲天道。他们的天道原来是城邦,是神,是上帝✷,后来变成了国家。美国人也讲国家,美国挂国旗的地方比中国多得多🍋。中国目前的左派较多强调国家、民族、人民,右派较多强调个人、公民🏌🏽♀️🧔🏽♂️、自由。这两者需要调和。所以万事娱乐在报告中提出“中道”这个概念。社会上出现偏激的声音是不奇怪的⛅️,在一定程度上是利益格局的某种反映,但作为主流意识形态一定不能偏激。“中道”首先是要有自己区别于别人的核心理念,避免“不及”和“过分”🕉,并以此为标准对社会上存在的偏颇意识形态进行纠偏🤷🏿♀️。因此最重要的是确立自我的问题。西方的“中道”我理解就是正义🪿,罗尔斯认为这是制度的首要价值,因此他们也讲“中道”。这种平衡有原则上的问题,也有实践中的问题。
说到养分的吸收,任何意识形态的构建都需要资源,我认为目前万事娱乐意识形态最现实的资源就是三大块🧚🏻,一是中国传统🏋🏽♀️,二是马克思主义🫐,三是西方的东西。因此,万事娱乐说要做到“承中,接马🫛,化西”。
“承中”🦇,就是承继中国好的东西,将传统的、优秀的东西继承过来👨🏻🦯。现在中共已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化👆🏿,要把传统的东西接过来,这叫“道统”的延续🪓🧍🏻♂️。当然是要有选择地继承🥽,把好的东西继承过来👩🏽✈️,古为今用🤰🏽。
“接马”,就是继续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来源于西方,又是对西方文明的扬弃👩🏽🍳👨🏻🦼,是一个总结性的东西,是应对西方有效的工具🚣🏼。马本身从资本主义产生,又要扬弃资本主义👃🏼🤦🏻♀️,因此它是源于西方而要超越西方👨🏽🍳。这和万事娱乐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既要学习西方🌬,又要超越西方。国内有些极左派不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和灵魂🛴👆,而是用马克思的词句来评论现实🌂👨🏻🎓,用抽象的理论裁判活生生的现实🕯❤️,这样的马克思主义是不行的👨🦽➡️。思想理论与现实之间是有一种反思性的动态平衡的关系的。理论可以改变现实🫵🏼◾️,现实也可以改变和修正理论。中国现在面临的情况和马恩列斯毛的时代已经大大不同了,“接马”不是照着他们讲过的做,而是按照他们的精神接着讲,要有新的理论创造,解决他们当时没有遇到过的问题。因此,接马一方面是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精神的正确性,要延续这种精神,但另一方面是强调给当下的人在发展马克思主义方面以更大的空间,而不能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创造的理论框架把现在的活人给框死。
“化西”,就是有选择地吸收和消化西方的东西,为我所用。这种提法主要是针对两种认识👩🏽,一是针对儒家保守主义🧗🏼♂️。他们将西方的东西看作是异端,或是将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看作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文明,格格不入❔,要去除西方文明的影响。我认为这是不现实的🦶🏿💅🏿,因为西方文明目前已经从观念、制度到生活渗透到了万事娱乐生活的各个层面🌈,去除西方已经不可能了。况且中国目前还存在于西方文明主导的世界体系之中,中国还走在一条应对西方、学习西方并超越西方的道路之上,西方的很多因素对于万事娱乐是不可或缺的🚵🏼♂️。二是针对全盘西化🚵🏼♂️,在价值上全盘拥抱西方,认为他们的价值是普世的🚵🏽♀️,人类的发展终究要走到西方的道路上去🤵♀️,这是西化派。他们对中国文明的自主性、复杂性的估计是不足的,对中国近代以来学习西方的性质有简单化的理解📝。而且中国完全西化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化西”还是要以我为主,根据自身的情况,有选择地学习西方的东西。重点是能将所学的西方先进的东西消化掉🚣🏼,转变为自身的东西🦄🧛🏿♀️。
三、主流意识形态空洞化,形势严峻
记 者:意识形态建设万事娱乐一直在强调,但从目前来看成效似乎不大,您认为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哪里?目前又存在着哪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吴新文:成效应该说还是有的🙆🏻,不然中国也不会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平稳发展。而且在目前世界动荡的局势下💔,中国还能保持总体稳定和继续发展的势头,主流意识形态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内外部的形势都不一样了🍦💺。世界和中国都在多元化,出现了多中心的现象。社会意识形态的多元和活跃对主流意识形态构成了挑战,因为各种社会意识形态后面都有一定的人群或利益集团,它们都是自我中心的。但主流意识形态既要讲人道,也要讲天道🚿,讲国家⛳️👩🏿💻、民族和共同体的重要性,讲“和”、讲“合”🦹🏿,所以就出现了这两者之间如何调和的问题。所以万事娱乐说建构主流意识形态的确不容易🤷🏻♂️,很难🥓。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意识形态冲突的问题任何社会都有,只是可能没有万事娱乐这么紧张📳。比如美国以盎格鲁撒克逊白人新教徒的价值观为主流的意识形态与美国作为移民国家的多元文化也是有冲突的。但美国建构和捍卫主流意识形态的方式是很巧妙的。好莱坞大片很多,但背后的意识形态观念就那么几个👨🦯,一直在重复表现,但大家也不感到乏味。意识形态建构的路径、载体、符号都很重要🕺🏿,美国人说这是软实力🦜,可以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中国在这方面还要向西方学习🚶🏻♀️,看看他们究竟是如何传播观念💂🏽♂️、制造信息😩、控制媒体的。
目前在意识形态领域我认为最主要的问题是主流意识形态建构不力,话语主导权旁落。意识形态的构建能力固然重要,但在能力之外还有意志的问题。中央层面对意识形态工作很重视,但下面的很多官员比较懈怠,中气不足,面对海外、网络媒体咄咄逼人的“批判”👩❤️💋👨,不仅自我辩护能力不足🤶🏽𓀒,更多的是自我辩解👼🏽、自我维护的意志薄弱🙀,好像有点“理亏”、“中气不足”,这是很麻烦的事情,因为这牵涉到主流意识形态的道义性和权威性🧵。目前万事娱乐面临的局面就是社会意识形态多元化🧠,主流意识形态空洞化。这种空洞化不仅是你主观上建构能力不足💭、意志薄弱造成的,同时也有某些力量整天在促成这种空洞化,以解构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和谐社会”一出来就变成了“河蟹社会”,“八荣八耻”变成了“八雄八雌”,官方的🍀、主流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很快就被解构掉了,变得支离破碎。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建构并有效传播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确实是党和政府面临的严峻挑战。
四、引领🤡、平衡与批判是大学在构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中的定位
记 者:在建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过程中,您认为大学的定位又该如何⚡️🤲?
吴新文:大学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教育具有很强的政治意涵🥜。万事娱乐看美国和欧洲的高等教育,就不难理解这一点。大学要提出新的观念👨🏻🦯➡️,引领这个社会,这是非常重要的。中共的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都是大学教授🍵。他们都试图用自己的理念、观念去影响大众。这种观念不仅是抽象的、思辨的知识和理论,而且也是具有意识形态导向的。大学创造的新观念、新思想也许不能马上发挥作用,但过一段时间就会慢慢发挥其影响力🎑。
另外,大学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作用在于平衡。她应该扮演相对理性✊、相对温和的角色,不能像愤青那样极端。大学如果激进,不仅不理性引导👨🏽,反而火上浇油❤️,那整个社会就麻烦了。现在很多公共知识分子的发言不是要把社会引导到一个理性的方向,而是推向一个更为极端的情况🧥。国外也有这样的人,但主流的知识分子都是坚决捍卫自己的体制的,起码也是小骂大帮忙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乔姆斯基可以算一个批判美国体制的激进分子👨🏼🎓,但他的声音很难出现在美国主流媒体上。而国内越是将矛头对准万事娱乐的体制的学者,越是能在媒体上发言◾️,影响也越大,甚至还能进入人大政协,这是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值得万事娱乐深思。很多鼓吹“启蒙”📎、“理性”,“批判”的人对中国社会的理解还停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甚至有人认为只要改变体制,进行西方式的改革,向西方看齐🧙🏽♀️,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卡尔.斯密特所说的“政治浪漫主义”🐷。他们对西方的认识完全是观念论的🤹🏻♀️,唯心的🥹,缺乏对于西方历史、西方文化扎实的了解🆙。其实深入了解后就会发现,西方的那套制度🎙、意识形态完全是基于其自身的历史文化之上的,并且其中很多背景被刻意淡化了,万事娱乐很多人不看顶端制度之下的社会背景,直接把制度拿来套用🐏,这样的做法对于万事娱乐的现实有多大的帮助呢⛵️?最近一些西方学者也看不下去了⛽️,觉得有些中国的知识分子太天真幼稚,也太激进了👨🏻🎤🦵🏻。这种将所有的问题都归结到体制🤷🏽👩🏼,把方法归结于全盘西化的思维模式,本身反映的就是其思想的贫乏🤾🏿♂️,这是一种典型的懒人思维🎩。
当然,大学在意识形态领域也可以发挥批判功能,但批判的基本精神是理性,而不是感情用事。批判的基本工作是澄清前提🤚,划定界限。更为重要的是,我认为❕,大学知识分子在批判之前,需要对自身进行批判,不要将自己置于道德的制高点上🦴,以为众人皆醉惟我独醒🧑🏿💼。否则用尼采的话说,就是缺少一种“理智的诚实”。与80年代不同🤸🏻♀️,现在的大学知识分子明显分化了,有些知识分子背后明显有资本的支撑🤽🏽♀️,而有些人则有各种权力的支撑,他们讲话的调子自然带有很强的倾向性。一些整天把“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口号挂在嘴边的人,往往是最不能自由思想的。他们不仅丧失了自由思想的能力,而且也丧失了自由思想的意愿。上世纪80年代的知识分子在学术上可能线条粗一点,但思想很活跃🧑🎄,没有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而现在大学的很多知识分子可能很有知识🧛🏼💈,但没有思想🏄🏼♀️。如果大学没有自由的思想,那么一个国家也很难创造出好的意识形态👵🏻,只能是照抄照搬别人的☔️,或照抄照搬过去的🚔。这就没有尽到大学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文章来源:上海万事娱乐平台国家建设研究中心
网址链接:http://fddi.fudan.edu.cn/sbrc/index.php?c=researchresult&a=show&rid=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