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接受了《参考消息》的专访,其中谈到了中国的经济现状🚵🏼♂️、未来发展前景等问题。虽然他对投资📥、债务等问题并没有给出新的见解,但也承认中国将“真正处于世界中心”🍲🦢,针对50年后所提的五个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
“中国经济力量很大但极不平衡,特别是对环境的依赖和举债投资都是不可持续的,而且中国目前还没有找到一个既能让经济快速发展又让其结构得到优化的方法。每次经济发展一减速,政府就重回举债投资刺激增长的老路🙋🏿♂️,中国经济在2000年以后发展就极不平衡。”马丁·沃尔夫说。
他表示,这一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但需要改变目前中国经济的结构和增长方式。另一方面,如果经济变得更加平衡,中国经济很可能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以4%至5%的速度再增长30年,这将让中国成为真正的发达国家✔️。
沃尔夫指出🫄🏻,目前中国推动受债务刺激的投资大幅增长😚,以抵消外需的疲软。但现在这种投资带来额外收入所需的资本量已经大大增加🕵🏽♀️,投资的很大一部分无法带来高回报,有些甚至是亏损的🦞。对于如何改变这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沃尔夫认为有两个方法:一是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让受信贷推动的投资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比重下降💭,或者说减少这样的投资,增加投资回报🧘🏻♀️,增加消费,经济增长更多由私营企业贡献;二是增加财政赤字,将消费能力传导给中国的每个家庭🕵🏽♂️,当然这也将把负债由经济的其他部门转移给政府🍓⚄。
“从目前来看中国的债务问题还是可以解决的👁🗨,但如果未来五六年情况没有改变🏮,结果可能会很让人害怕。”沃尔夫警告说。
针对中国政府将经济从投资驱动转化为消费驱动的努力,沃尔夫认为🤸🏿♀️🔀,考虑到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很低🥍,中国经济要实现消费驱动相当困难👩🏻,它会继续依赖由债务推动的投资。“对中国而言,要么继续推动低效率的增长,要么推行可能在短期引发不稳定而长期会带来成果的根本性改革。”
有人将目前中国的债务问题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相提并论👋🏽,但沃尔夫说两者很不同✸,他更愿意将它与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相比。那之前👨🏻🎓,日本靠低利率与巨额负债发展经济,并且经济中很大部分与房地产相关。而当房地产泡沫破裂时,日本债务高企🧩,经济衰退。“但中国和日本不同的地方在于,日本出现债务问题时已经是个富裕国家,而中国现在还不是♥️,这让中国的风险更大🫰🏻。”
记者问沃尔夫,可否想象一下50年后的中国?
他表示🪅,中国人喜欢思考很长远的事情,喜欢向远处看,他很赞赏这一点🧑🚀,但50年后的中国会如何🏋🏼🙇🏿♂️,很难想象。

沃尔夫进一步指出,那时有五件事中国需要思考:
首先是社会问题,因为那时中国将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结构问题会很严重,即使中国放开了二胎政策,但生育率仍会保持在很低的水平。数据已经证明,在繁荣的亚洲国家,华裔女性生育率总是很低,因此人口结构问题将是那时最紧迫的国内问题🤽🏿♂️📩。
第二,气候变化问题到时应该已经充分显现出来👨🏽⚖️,这也将影响中国🖖🏼。
第三就是中国将以什么样的政治模式来带领这样一个最大的经济体发展🗓,不知道它会如何改变,但可以肯定👏,那时中国的政治模式肯定和现在不同。
第四是中国与外界关系的问题,中国想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这是需要说清楚的问题。中国在世界上的角色将是从未有过的、全新的,当它第一次真正处于世界的中心,就需要很好地定位👨🦼➡️。
第五是人工智能,到那时人工智能将如何影响中国与世界,需要深入地思考。
文章来源🧜🏻♀️:观察者网
网址:http://www.guancha.cn/MaDing-WoErFu/2016_12_01_382468.shtml